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基层动态

梁溪区清名桥街道:非遗进校园,温情润童心

时间:2025-07-10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近日,梁溪区清名桥街道塘南新村社区残协精心策划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盛宴。社区特别邀请了由江苏省劳模谈映芝、“江苏好人”谈闻安以及中共党员陈昊愉同志组成的“三友非遗传承”团队,将古老而迷人的非遗文化带进了彩虹桥幼儿园,为这里的特需儿童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体验之旅。

   活动当天,幼儿园的教室里宛如欢乐的海洋,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谈映芝老师化身文化使者,以生动有趣、妙趣横生的方式,为孩子们徐徐展开翻花非遗文化的历史画卷。从翻花那源远流长的起源,到它在岁月长河中历经的变迁与发展,谈老师讲得绘声绘色,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一双双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憧憬的光芒。

   随后,谈老师亲自上阵,为孩子们演示翻花的制作技巧。只见她手指灵动翻飞,简单的纸张在她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神奇的魔力,瞬间变幻出娇艳欲滴的花朵、憨态可掬的动物等各种栩栩如生的形态。孩子们看得目瞪口呆,紧接着,教室里爆发出阵阵惊叹声与热烈的掌声,那掌声如同欢快的音符,在空气中久久回荡。

   在现场,社区志愿者们化身温暖的陪伴者,他们手把手地引导每一位孩子参与到翻花制作中来。孩子们小心翼翼地触摸着纸张,专注地观察着每一个步骤,然后迫不及待地动手尝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小手虽然略显笨拙,但那份认真与执着却让人动容。通过触摸、观察和亲手制作,孩子们不仅锻炼了手眼协调能力,提升了专注力,更在与同伴的互动交流中,感受到了合作与分享的快乐。

   对于特殊需要儿童而言,这次非遗体验活动意义非凡。动手参与非遗制作,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文化体验,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康复训练和认知发展方式。在翻花的制作过程中,孩子们需要调动全身的感官和思维,这有助于刺激他们的大脑发育,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同时,与同伴和志愿者的互动交流,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融入社会、建立自信的良好平台。

   这场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特需儿童的心灵世界,让他们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收获了成长与快乐。塘南新村社区残协和“三友非遗传承”团队的善举,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也为社会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相信在未来,这样的温暖与关爱将继续延续,让更多的特需儿童在文化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