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计划总结

无锡市残联2014年工作总结

时间:2015-03-09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无锡市残联2014年工作总结

 

    2014年市残联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紧扣省残联和市政府残疾人工作目标,加紧项目建设,加大管理力度,加快转型步伐,残疾人事业发展呈现健康、稳健态势,较好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筹协调,以提升残疾人幸福指数为目标,进一步扩大残疾人受益面。

市委市政府 “一个意见两个办法”,比较全面地覆盖了残疾人工作的各个领域。今年,我们组织开展“保障政策回头看”活动,全面梳理、研究推动各项保障和服务措施的不断完善。

(一)以推动残疾人就业为中心任务,扶持残疾人增加收入

今年,我市继续开展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分散就业和庇护性就业工作,拓展了多形式的就业渠道,提供了多方位的就业服务,全年新增残疾人就业2300人。

1、制定相关政策。出台了《无锡市残疾人就业工作实施意见》和《无锡市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补贴和超比例奖励办法的实施细则》,明确残疾人就业工作的目标要求和措施,为进一步促进残疾人就业提供了政策保障。并通过公共交通平台、横幅标语、社区宣传窗等多样形式将政策和服务信息送到就业困难的人员手中。

2、举办系列培训活动。市残联开展个性化的培训服务,积极探索培训与实训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全年共培训残疾人2045人。江阴市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职业培训学校开展培训。北塘区积极拓展培训模式,为残疾人提供了多样化的培训菜单,由残疾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选择,确定最终培训项目。

3、采取措施促进就业。先后举办了雇主培训班、助残项目推介会和助残日专场招聘会。为无锡华润万家、阿尔卑斯电子等30余家单位的40多名人力资源主管和代表集中培训了残疾人就业政策。为君来洲际酒店和刘一手火锅两家招收量较大的单位集中组织残疾求职者前去面试。落实“千企万岗”助残招聘会,有80余家企业进场参加,提供了800余个适合残疾人的岗位,到场残疾人1000余人,当场达成意向有140余人。滨湖区新建马山残疾人扶贫基地,开展以杨梅、桔子、茶叶种植为主要特色的扶贫项目。实现就业保障全覆盖,形成集中就业、按比例就业和个体就业为主,公益性岗位就业、辅助性就业、居家就业、网上就业为辅的就业形式。

(二)完善助残政策,提高残疾人保障水平

1、落实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按照省有关部门文件要求,积极主动与民政、财政沟通协调,平稳有序地做好低保外重残救助及一户多残、依老养残生活救助政策管理职能的交接工作。全年共为15381名残疾人提供救助。出台智力(精神)三四级生活的救助政策。

2、建立完善的康复救助体系。在现有救助保障的基础上,做好0—6岁残疾儿童高标准免费康复,将康复救助范围扩大到7—14岁非贫困家庭残疾儿童。起草了贫困精神病人医疗救助管理办法。全年共完成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2790例;肢体残疾人免费安装假肢308例,矫形器90例;贫困精神病人服药救助 3344 人,其中新增127人;贫困精神病人医疗救助229 人;0-6岁残疾儿童免费康复训练 691 人,7-14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80人。为12183名残疾人免费体检。

3、全面落实残疾人护理补贴。根据《江苏省“十二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提出的目标和我市《无锡市生活自理困难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实施办法》,明确了对集中托养、居家安养、日间照料的护理补贴发放标准并按规定发放护理补贴。集中托养享受护理补贴176人,补贴金额为200万元;居家安养补贴人数为3545人,补贴金额为699万元,居家安养补贴通过购买护理券的服务形式发放。

4、开展无障碍进家庭的个性化服务。完成第五期省级贫困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和家庭无障碍环境改造项目,国家彩票公益金和七彩梦项目的辅助器具已到位。六一前夕,在无锡市特需儿童早期干预中心举行了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阳光伴我行”集善明门儿童轮椅项目捐赠仪式,我市10名贫困脑瘫儿童都获赠了价值1500美元的儿童轮椅。跟标省残联12台人工耳蜗。锡山区开展“梦筑锡山”残疾人家庭宜居工程。南长区将“为150-200名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适配”作为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5、试点实施残疾人商业保险工程。惠山区、锡山区、新区、滨湖区纷纷出台“残疾人参加人身意外伤害商业保险的实施办法”,为残疾人免费提供商业保险,进一步完善了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

(三)以繁荣残疾人文体为抓手,努力传播时代正能量。

1、深化志愿助残。市残联、团市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全市青年志愿者助残“WE爱·阳光行动”的通知》(团锡联发【2014】12号)文件,开展了“阳光助残”小微项目的申报评比活动,注册青年助残志愿者3.82万名,为5.31万名残疾人开展阳光助残活动,深化了志愿助残工作。锡山区积极开展志愿助残活动,为2103名贫困残疾人提供个性化服务,解决实际困难。

2、开展文体助残。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残疾人文化进社区、进机构、读书交流会、知识竞赛、文化周等活动,残疾人参与上述活动有7140人次。在助残日活动期间,残疾人创作的书画工艺美术作品有35件在市残联推介会上进行了推介,有42件作品在省进行了展评。2014年,我市向省和国家先后推荐12名运动员参加田径等多个项目的定期训练,组织20名聋哑姑娘开展了舞蹈基本功的培训,16名青少年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了游泳培训班。我市组建了由63名运动员组成的代表团参加省九残会,取得团体总分和金牌总数均列全省第二名的优异成绩。举办了首届残疾人小品比赛。崇安区将残疾人文化健身周活动列入本年度重点工作目标。积极开展适合残疾人参与、深受残疾人欢迎的文体活动,鼓励残疾人积极参与各种公共文化艺术展示活动。残疾人协会开展各项活动,成为崇安残疾人工作亮点。

3、完善数字图书馆的技术开发,提高数字阅读资源的利用率。通过读书沙龙开展各类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教育和交流活动,激发残疾人参与阅读和创作的积极性,提高残疾人社会融合能力。在市(县)、区和镇(街道)残疾人服务机构、活动场所以及残疾人文化进社区示范点设立阅览点。新区加快布建基层残疾人数字图书阅览点,数字资源已全方位覆盖各基层单位70个。

二、强力推进,以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为切入点,进一步缩短残疾人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

根据《无锡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要求以重度残疾人、农村残疾人、残疾儿童和残疾人中的特殊困难群体为重点,扩大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覆盖范围;优先发展社会急需、受益面广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市残联以此为抓手,加快推进残疾人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抓好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

(一)贯彻落实省残联的全省就业年龄段持证残疾人就失业情况调查工作,缩短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成立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通过先期集中培训、分散单个培训、入户调查、分析汇总的方式共调查就业年龄段残疾人49307名,调查率达到98%。调查结果也为今后就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为209名残疾人进行职业能力测评。

(二)加强制度和规范化建设,缩短康复服务“最后一公里”。

全面落实《关于将部分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操作办法》,将我市参保精神病人纳入门诊慢性病(特殊)病种,使我市对贫困精神病人的救助由项目管理转为制度安排,实现医疗保险全覆盖。继续加快康复机构建设步伐,对已建、在建市及县(市、区)残疾人康复中心进行普查。召开了全市残疾人工作暨创建全国残疾预防试点城市工作会议,向有关部门和市(县)区下达了目标任务,将残疾预防工作列入市政府对市(县)区政府的考核内容。我市承办了国家残疾儿童福利服务需求入户调查培训会议。苯丙酮尿症工作列入了无锡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市康复中心结合残疾预防工作对北塘区11024名小学生和5190名中学生开展了脊柱侧弯筛查工作。市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中心积极发挥家长资源中心效能,提升家庭康复成效。江阴市指导江阴市第五人民医院开展与残疾人家庭的“远程康复”,创新社区康复模式。宜兴市引进孤独症康复专家张庆长合作成立市博爱孤独症从业人员服务中心,主要为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和家长提供师资培训服务。滨湖区规范残疾人教康中心管理,全力打造量体裁衣式的康复服务。

(三)以托养中心规范化运行为重点,缩短托养服务“最后一公里”。

加强公办集中托养机构规范运行带动乡镇街道托养机构建设。市残疾人托养中心被中残联定为“全国残疾人托养服务实习培训基地”。目前我市残疾人托养中心为56名重度残疾人入住托养中心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合理、规范发放和使用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各项经费。与市财政局联合抽查了相关区有劳动项目的日间照料托养机构,完成了3家公办集中托养机构省残疾人托养机构设备补贴申报和13家日间照料托养机构省劳动项目申报任务。宜兴市围绕“庇护性就业、基层综合服务、社会化助残”三个主阵地建设的要求,积极探索“福利型托养—福利型、庇护型托养—就业创业”的托养服务之路。滨湖区以“阳光家园”星级服务示范工程为依托,基本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层次多样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残疾人托养服务发展格局。

(四)化解各类矛盾,缩短维权服务“最后一公里”。

各级残联提高维权意识,优化维权服务工作,齐心协力,工作扎实有效。为贯彻国家公安部123号令规定,市残联与公安等部门起草了《关于开展聋人驾驶汽车工作的通知》。市残联还与无锡联通公司联合为残疾人提供优惠的通讯套餐。与市物价局、交通运输局和市民卡公司等商量解决残疾人免费乘坐公交和地铁卡的问题。

三、创新转型,以动员引导社会参与为基点,进一步探索残疾人服务专业化渠道。

我们探索服务方式的多元化,着力提高残联动员引导社会力量扶残助残的能力,扩大社会参与的渠道和方式,形成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和服务内容的广覆盖。

(一)引入社会资源和公益组织,进一步加强与社会组织的合作。

去年由灵山基金会开发的乐咖啡项目,扶持聋哑人创业,今年已经开始赢利,并筹备开业第二家连锁店,逐步形成了项目品牌。无锡市首家民办残疾人托养机构:中大残疾人日间照料庇护中心正式启用,可为30名有托养庇护需求的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庇护安养、职业康复、技能培养及娱乐活动。市残联积极与其合作,研究发展的可行性方向,使之成为无锡市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劳动项目调配中心。江阴市引入慈善基金,参与残疾人的救助工作。

(二)探索残疾人实训、就业新方法。

与中粮集团无锡分公司、滨湖田之铭烘焙房合作,开展残疾人岗前实训新模式,设立实训岗位、制定实训制度、明确实训职责,进一步增强了智力残疾人的工作能力,增加了融入社会的自信心。宜兴市依托爱德培训学校,积极探索残疾人“培训—实训—就业”之路。滨湖区通过政府搭台、社会参与的方式推出“绘爱烘焙坊”慈善公益项目,提供烘焙技术培训和就业岗位,帮助残疾人就业。北塘区大力推进残疾人宅就业工作,已有140名残疾人实现了宅就业。

(三)搭建公益助残平台,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助残扶残。

助残日期间, 我们与社会各界合作开展系列扶残助残公益活动,举行了爱心助残工程项目启动仪式和助残项目推介会。当家易现代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先响应,通过自动蔬菜售卖机的认购,与认购企业向残疾人提供资助,打算向全市投放200台,目前已有第一批的10家企业认购成功,并在助残项目推介会上与资助残疾人签署了协议。推介会上,有8家企业对残疾人作品认购、残疾人求学赞助等项目达成初步意向。宜兴市、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新区主动争取公益创投、孵化项目为残助残服务。惠山区开展爱心公益街区试点工作,倾情打造“社会化居家养残的试验田”、“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梦工厂”、“社会公益资源的集聚地”、与社会组织合作实现助残服务项目化。

四、完善机制,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进一步提升残疾人事业科学化管理水平。

2014年,我们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深化思想认识、梳理发展思路、强化学习培训,规范队伍建设,科学组织管理,内部建设与管理制度稳步发展,扎实推进,残疾人工作优势不断凸显,残疾人事业基础不断夯实。

(一)  着力推进路线教育,队伍党性修养有新提升。

党员干部通过集中学习,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有了更深的认识;通过查摆问题,对自身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有了清醒认识;通过开展谈心活动、参加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自觉把为民、务实、清廉的具体要求作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行动指导,增强了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大力改善残疾人状况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惠山区采取区镇合办、前洲街道试点、全面推进的方法,对近150名镇街道残联专干、训练指导师系统培训,加强队伍建设。

(二)着力注重教育实效,工作作风有新转变。我们坚持开门搞教育,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书面征求意见表、走访调研等方式梳理了41条意见,并签发到各处室研究整改。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市残疾人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确定了转型发展的切入点:以机制创新为主线,重点落实并完善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突出抓好基本公共服务“落地到人”的问题,在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多种形式、多层次选择上求突破。组织开展2014年工作调研,召开调研成果交流会,谋划2015年重点工作和思路。

(三)着力理论联系实际,制度建设有新加强。坚持改革创新精神,把制度建设作为解决作风顽疾的根本举措,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建立健全了26项制度规定,作风建设成果得到固化。

2014年,我市残疾人工作呈现积极向上的态势,但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一是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依然严峻,我市经济运行遇到的困难和矛盾前所未有,稳增长惠民生的压力前所未有,作为民生的残疾人事业发展面临的考验前所未有。二是政府职能转变带来的压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要将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落实到作为弱势群体的残疾人身上,就需要我们残联部门进一步创新思路和方法。三是残疾人事业发展面临的压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整体框架已经搭建,如何完善和提高需要我们主动创新,探索新渠道新方法。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